2009年5月21日晚上十一時許,當我正在房間用電腦的時候,我爸從睡覺中醒來,告訴我他覺得很不舒服,自覺除了腹脹,小腹部有下墜感,很快就進去洗手間腹瀉數次,最後是瀉下水樣便。腹瀉後開始出冷汗、頭暈、氣喘、畏寒,手足冷。這些一派陽氣虛寒的表現是明確的,究竟要怎樣處理好呢? 因為七十歲老人這樣的情況,如果嚴重的話會出現陽氣虛脫,喘脫的話就麻煩了。
當下我立開附子理中湯來解決燃眉之急,然後於氣海、關元和足三里施針及艾灸這些穴位以補中下焦之元氣以求固澀陽氣。喝下附子理中湯後,腹瀉次數減少了,還是抬肩喘息,我又再想下個方應該開什麼呢? 明顯這個晚上還得要頻服少量以固在脫的元氣。我翻查李可中醫治療急症的書,找到針對大氣下陷的少腹鼓突症的病案,我認為大氣下陷的病機是對症的,我爸提議開張錫純醫家的升陷湯。我就在升陷湯加味:
北蓍一兩 干薑三錢 柴胡錢半 桔梗錢半 升麻錢半 紅參五錢 山萸肉一兩
水煎服,另炖紅參五錢至一兩以備不時之需,出現虛脫就可以立即頻服少量以救急。
慢慢少量頻服升陷湯後,諸症也漸漸緩解,安然度過一個不寧靜的晚上。
李可曾經說過山萸肉大有收斂元氣之功用,當中遇到元氣將脫的危症他都用一兩至幾兩的山萸肉來救治病者,也是從張錫純醫家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 啟發出來的。
Saturday, 19 September 2009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