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2 May 2012

閒話少說


今天朋友來約我吃飯,閒聊中發現一個道理。是非閒話真的要少說為妙,原來你的無心之言(或是想要耍心計),都會讓當事人受傷害,也增加了朋友之間的猜疑和矛盾。現在的我越來越不想聽秘密,心中藏了秘密,有時候變成你要找個出口要把秘密說出來,但如果找錯了對象,那就害了當事人,也包括了自己。

看到朋友對某些事情心中有些煩惱,站在朋友的立場,可以幫助他/她去尋找自己的答案,但要小心不要插進自己主觀的意見,誰知道你的判斷是最公正否


Sunday, 20 May 2012

橄欖

上一次去萬佛寺坐在一張長凳上,突然有一顆橄欖從樹上跌下來,才知道那裡有橄欖樹。橄欖生啖味道初澀而回味覺甘,古人將橄欖比之為忠言逆耳,名之為諫果、忠果。直道堪嗟故不容,更持諫果欲誰從?趙蕃《倪秀才惠橄欖

Thursday, 10 May 2012

抗癌藥的副作用


近日有位七十歲的女病人來診,主訴脫髮3周。望診觀患者頭髮不甚稀疏,僅是頭頂髮略稀,拉髮試驗(-),讓我心中有點懷疑。當患者拿出一個塑膠袋,展示給我看某次洗澡後脫髮的份量,那份量實在不少,確實是患有脫髮的毛病。
在問診過程中,未有發現明顯脫髮的原因。直至問起服藥病史,原因終於水落石出,患者除了服用降膽固醇藥,正在服用一種抗癌藥,而且已經服用4年了。
患者服用的抗癌藥叫「瑞寧得」(Arimidex) ,是治療絕經期後晚期乳腺癌。

如果英文好,是比較容易找出西藥的功用及副作用等等,資料較充實。但在網絡上有關西藥的中文說明,內容卻是貧乏的。我在網絡上找到有關普遍抗癌藥在身體發揮的作用,為何會導致身體虛弱和各種的不良症狀,關鍵的內容如下:

為什麼說抗癌藥具有很強的毒性,是因為抗癌藥在進入人體之後會產生大量的游離氧化劑。抗癌藥就是利用這些游離氧化劑將體內各處的癌細胞殺死的,但是這些游離氧化劑不僅能夠殺死癌細胞還能殺死大量正常的細胞,大多數醫生大概都認為這是以毒攻毒。但是用抗癌藥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在不同程度地傷害著患者的身體。 在通常情況下,人體是保持穩定的,所以當體內產生大量的游離氧化劑時,身體中的酶就開始分解這些劇毒,從而使得人體中的酶被大量消耗。...引起食欲不振、嘔吐、掉頭髮等症狀,就是因為在解毒的過程中酶被大量消耗而導致身體其他部分酶的數量不足所造成的,而且被消耗的酶數量大得驚人。」節錄於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3008_30879.html

以後若要解釋給病人,除了用上中醫術語,五臟六腑、氣血虛實之外,還能利用現代術語給病人分析病情,能增加彼此的互信度,病者也較易了解問題吧。

跟病人最後的建議是:
1.        回去問西醫了解抗癌藥的不良反應
2.        抗癌藥療程結束後,中醫才接手才能看到中醫治療的效果 (若然腎精消耗太大,病情也越長)

Tuesday, 1 May 2012

中藥的毒性

近年有關中藥含有毒素、過敏原、重金屬,甚或含有致癌成分的國際學術報告不少。由於報章報導的篇幅有限,同時缺乏咨詢中醫專家的看法,讀者很容易對中藥存有誤解,以為無毒的中藥可以隨便吃,有毒的中藥不可以治病。
首先我們要對 的概念要有客觀科學的認識。中國五千年文明對 的概念已有相當精闢的見解。例如《周禮》: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草藥以供醫事這個 字是指藥物的偏性。 醫生的職責就是掌握這些有偏性的藥物。古醫家張景岳認為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偏也。藥物的毒性,指的是它的偏性。以藥物治病,就是利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因疾病而失衡的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