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秋季,動物會換毛,長出的新毛稱為秋毫,後來比喻為最細微的事物。人也跟動物一樣,身上會長出新的體毛和毛髮。健康的人能夠跟上自然變化的規律,毛髮呈現光澤,髮根柔韌,是精血充足的表現。古語云:“髮為血之餘”。人體內有多餘的精血才會營養頭髮。“腎其華在髮”,腎氣充足的人,頭髮才會充盈帶有光澤。
曾經接觸一些個案,病人感冒以後突然出現脫髮,細問病情,原來是過量服用一些消炎的感冒藥物造成。除了一些抗癌藥和化療藥有脫髮的副作用,有些人不了解某些化學藥物可以破壞身體的免疫功能,所以用藥以前,一定要詳細了解其副作用。
脫髮的患者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多30歲以上的中青年人提早出現頭髮稀疏、禿頂。除了少部分與先天遺傳有關,主要原因由於長期睡眠不足,喜歡熬夜,導致精血空虛不能營養頭髮。中醫治療脫髮,多從補益精血入手。如果脫髮的病情較長,幾乎全禿,患者年齡較大,會考慮肝腎不足,治療時間會相對較長。
《白髮魔女傳》主角一夜傷心一頭白髮。情緒受到打擊,也可以出現脫髮。頭髮脫落成片,俗稱「鬼剃頭」。這種患者除了針灸和中藥治療外,需要開導情緒,令對方舒懷。中醫謂“喜則氣緩”,氣機調暢則髮榮。有些男士雖然外表斯文有禮,但長期將負面情緒抑壓在心裡,無形的“怒髮充冠”容易出現肝鬱化火,形成M字額樣的禿髮。
脫髮有什麼補救方法?不妨試試中醫外治方法:
1.
使用中醫外洗方:鮮側栢葉3兩浸雙蒸酒半斤,浸3周後可搽脫髮患處,每日1至2次。
2.
接受針灸治療:醫師會用梅花針叩刺脫髮患處,每日1次。
3.
將鮮生薑切薄片,烤熱後反覆擦患處,每日1次。
撰文:陳飛鳳中醫師
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懸壺說醫》
刊登日期:2012年9月24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