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某人開始發燒了,每逢春天1月至3月間就是發燒向某人報到的季節。不要因為發熱,就單純以為大多是傳染病或感冒了。不要輕易跌入主觀的判斷,也不排除有這些的可能性,嘗試努力分辨這幾種病,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以我這位親人為例,近幾年來的觀察及研究關於五運六氣的理論來說,只要你對氣候有深一層的認識,其實春天就是風木之臟開始旺盛的季節,中老年多數腎水不足,《內經》云:“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天屬腎,春天屬肝。腎虛之體不能滋養肝臟,水寒木鬱而風生,風乃百病之長,水火不交,心火不能下降,腎水不能上升,這時候中老年人往往出現上熱下寒的表現。有些老年人春天的發熱不能單單以為傳染性流感或一般感冒來應對。
某人突然在旅行出發的前一天發燒了,肯好買了保險,可是保險不接受中醫的醫生證明。(真的很不公平!) 唯有去看西醫了。這天是我有生以來在香港第一次去西醫診所陪某人去看西醫。雖然我在內地醫院實習也了解過一些常規操作。在香港第一次體驗街外的西醫診所是如何看待發熱病人。
這只是剛好我對某間西醫診所而寫下的感受,是本人的主觀感覺,我相信哪裡還是有一些有良心有能力的醫療診所存在。無論中醫或是西醫,也是有這樣的問題存在。
基本診金連藥費三天是$220,心想跟我們也差不多,看西醫好像不貴。(好像我們的中藥成本比較高。。。) 進去診病室,那位醫生滿頭大汗,好像才剛回到診所,心想在連鎖式的診所當西醫(替人家打工)也蠻辛苦。。。告訴了醫生某人的情況後,醫生知道對方發燒,探了體溫,問了幾個問題及做了兩項檢查:
1. 有沒有咳嗽? 鼻水? 咽痛? (答: 沒有~)
2. 有什麼不舒服? (答: 周身骨痛)
3. 檢查: 看咽喉 (就是看有沒有扁桃腺紅、腫大…等)
4. 檢查: 聽肺音 (聽有沒有雜音, 初部排除肺炎…等)
結果: 告訴某人感冒了。
時間: 3-5分鐘以內。
藥物: 止嗽水、退熱藥、止痛消炎藥、收鼻水抗敏感藥
(沒有咳嗽流鼻水,乾嘛開這些藥….?
周身骨痛就是消炎止痛藥…唉~~痛症=炎症嗎?
退熱藥也算合理的西醫常規治療。
這完全是「對症治療」。
根據以上情況,若然醫生對某人說你只要回去休息,不用吃藥,相信我,他一定是一位好醫生。)
診斷是感冒…..唉! 沒什麼好說了。
我還是努力咀嚼那好幾本厚厚的,中醫有關發熱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