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第一次主講的養生講座,安排於最忙碌的一周內,昨晚才完成要演講的PowerPoint,還花時間研究如何從YouTube下載一段有關「八段錦」的影片,如何轉換檔案格式插入PowerPoint內,又學了一種”新”的東西(對我來說…)。
要談養生,初時不知從何入手,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講,有關食療和運動方法等隨便在街上書店裡你也可以找到一堆資料。我自己在想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其實是大家都不知道中醫是什麼。 想起中醫的印象會是:滿頭白髮的老人、號脈、中藥材、一堆不懂的術語(陽虛、陰虛…)。剛好就讓這次的機會跟老師們分享我所學會的東西,感覺很奇妙。很久沒在公眾面前演講了,想起中學的時候中文演講也不錯,不知道現在能不能抓住當時演講的感覺。演講的時候慢慢連講稿也掉到一旁了,不能看輕人類的小宇宙力量,是真的存在的! 哈哈!
我覺得如果連養生的道理都弄不清楚,你所教的任何方法包括食療或運動也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在講座的前部份都在讓大家認識養生的原則,可以說介紹了一些有關中國文化、中醫理論,也涉及一點有關天文、地理等知識。感覺可能很不合時宜,大家不都想找出快捷簡便的方法嗎? 正如我之前說的,方法真的很多,其實我可以抄出一堆方法等就可以完成任務了。可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是糾正別人對中醫很多謬誤的想法,若是你知道中醫知識背後原來是一門很科學、很精準的學問,你會提起興趣去求知,你不會輕視中醫,你會信任中醫,你會更尊敬我們的祖先,你會概嘆我們缺乏人材,承接不了這些遺留下來的高深學問。
今天我所介紹的都是別人的學問,並不是我的學問,都是前輩們及祖先留給我們的。我介紹了飲食養生、四季養生、十二時辰養生的原則。我沒有介紹什麼食療給大家,也只介紹一種自己學過的運動 ─「八段錦」。我認為若是你對養生有真正的興趣,你明白了道理,動一動自己的腦筋,自然就會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別人說的都不一定對,明白了原理之後,細細咀嚼,才知道外界的方法是不是對自身有用。
最後我介紹了一點很有趣東西,有六種病人是中醫治不了的人:
「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在實習的過程中,真的遇到以上這六種類型的病人,不得不佩服古人有先見之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