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臨近聖誕節及新年,人們都會興致勃勃地討論着旅行計劃。尤其正值今年冬天假期有寒流襲港,某些地區氣溫降至八、九度間,香港朋友已經迫不及待趕赴到亞熱帶國家避寒,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在這時候,只能向朋友提醒一下,要小心預防「溫差病」。
前往一個跟我們居住地方,有着完全相反季節的地區,短暫停留,來去匆匆,這樣的反季節性旅遊,很容易讓我們生病。 近年臨床上常遇到一些病人,正值冬季往夏季的國家旅遊後回港,溫差相距太大,身體無法適應,出現一些如發燒、身痛、疲倦乏力和咳嗽等症狀。對於身體虛弱人士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中醫師多建議這類人士少作反季節性旅遊,特別不宜在冬天時候,往溫暖的南方旅行。
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是順應圓運動的規律:春升、夏長、秋收、冬藏。冬天主收藏,萬物歸根,人體順應「冬藏」的自然規律,陽氣收斂起來,人體的皮毛也呈閉合狀態。冬至以後,所謂「冬至一陽生」,這是沉藏在地下的陽氣開始發動的日子。這意味人體的陽氣和生機開始萌發,此時養生只宜多靜而少動。若然冬季去熱帶國家旅遊,經數小時的飛行,到達盛夏的國家,溫暖的氣候立即讓皮毛呈開放狀態,幾天後又回港,呈開放狀態的皮毛迅即感受到寒冷的天氣,容易感冒之外,也會影響陽氣的升降運動及明年的健康狀況。
(逢星期一刊登於經濟日報,“懸壺說醫”專欄06.02.20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