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7 April 2012

柴米油鹽醬醋茶(一)

    「柴米油鹽醬醋茶」 是中國人飲食的重要元素,也和中醫治病養生有密切的聯系。

柴:有了火的利用,我們懂得烹調食物,增加滋味,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熟食較易分解食物中的營養成份,易於被人體吸收。五千年來中國人的智慧累積,將烹飪變成一種藝術,例如有名的北京填鴨,需要用果木(多使用棗木或梨木)作為燃料,有耐燒、無煙及讓食物有果香味的好處。中醫自古以來,就發明了很多與火有關的治療,例如溫針、艾灸、拔火罐、中藥薰蒸等療法;中藥的炮制也利用到火,用炒、燒、煨、薰蒸等各種方法來改變藥性,增加藥效,或去除毒性。

    米:中國人食用的米種類很多,但最主要的功用為補中養氣,益血生津,填髓充肌。粥飯可謂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煮粥浮面的泡沫,濃滑如膏狀,稱作米油或粥油,能夠補髓填精,是防衰老及美容第一佳品,也是長期病患者康復期間及體質虛弱人士理想的食療之一。糙米因為還保留外層的糠衣,根據中醫“以皮治皮”的理論,可以改善皮膚。糠衣提取出來的糠油,還可以外用治療某些皮膚病,例如鵝掌風(即手癬)等。

     油:茶籽油性質偏溫,花生油性平,除了增加滋味,主要還有潤燥,潤腸通便的作用。茶油和麻油性涼,清熱明目,茶油更被用作婦女梳頭用之頭油,用途廣泛。麻油有補益肝腎作用,補腦明目烏髮。兩者均可外用治療燙火傷,有消炎止痛作用。

(待續)

(逢星期一刊登於經濟日報,“懸壺說醫”專欄19.03.20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